新学期,新起点。在新学期中,教研管理中心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学校的具体工作,特将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
(一)加强队伍建设
1.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1)继续开展“共读一本教育名著”活动,读好读透《静悄悄的革命》《给教师的建议》,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
(2)为了“打好质量攻坚战”,开展以“扎根课堂,精进教学”为主题的集中培训,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和研讨,为我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
(3)开展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培训大会,各学部学科组、备课组根据本学期教育工作内容进行了分学部研讨,具体讨论了学期教学计划、备课安排,新老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为新学期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4)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聘请有经验的成熟型教师做师傅,对新教师进行全面的传帮带,将新教师发展落到实处。根据学科教师具体情况,聘请南外本部骨干教师作为师傅。同时加大师徒结对的过程性管理,开展“师徒同课异构”活动,用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及研究,推进成熟型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5)开展第35个教师节庆祝暨第一届“教学能手”教师表彰大会,激励广大教师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向身边优秀者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6)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科研、公开课、赛课等活动。多位青年教师开设区级公开课,获得好评。
(7)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邀请专家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8)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把读书交流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开展“共读一本教育名著”活动,读书节举办教师“分享读书心得,诵读经典作品”活动。
(9)立足课堂教学,研究课堂。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开放日”活动,开展“共研一节经典课例”活动。
(10)研究课堂教学,打磨优质课,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汇报课和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素质。
2.名特优教师培养
(1)“柳咏梅名师工作室”组织语文教研组参加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第四届暑期研习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组织高中部部分教师前往无锡天一中学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3)对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帮助。面对全校开设研究课,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4)每人申报一个校内“菜单式”讲座。青年骨干教师15人共计申报了17个讲座。如《“问道”时间,“把脉”体育教学》《影视资料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高效互助的历史备课组》《办好家长学校 形成育人合力 促进学生成 才》等有个性的选题。
二、创造条件,开展师德培训和多项专题培训
1.强化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培训,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
(1)召开教师节大会,表彰先进;重温誓词,坚定信念。
(2)举办2019“南京教育好故事”巡回分享会南外方山专场活动,用好故事濡染教师、引领教师,创设书写自己的教育好故事的积极氛围。
(3)举办“家校合作、携手共育”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承办江宁区中小学2019年“家校合作,携手共育”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湖熟片复赛,分享优秀教育故事,提升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
(4)开展班级教育与管理专题研讨,邀请优秀班主任讲座,给青年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2.开展教育理论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全员培训活动。
(1)邀请教育界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如《不忘初心,追寻自由成长的教育》《教育为何?何为教育?》等,开设教育改革动态和热点问题研究等方面的讲座,引领教师有高站位、有大格局。
(2)围绕实际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研讨,更好地认识课堂、抓好课堂、研究课堂。
(3)开展教科研“菜单式”培训活动。
按照区里“菜单式”讲座工作的要求,分别邀请吴勇老师、潘森云老师开设“菜单式”讲座。
3.开展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
(1)书记、校长带头,各中层正职积极申报,为全校教师开设既结合学校特点又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讲座。共申报15个校内专题讲座,如《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stem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实践与思考》《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等。
(2)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含网培)。及时完成省网培的相关学习任务。
4.加强教师礼节礼仪培训
通过全员礼仪培训,引导教师做“行为世范,为人师表”。
三、强化自我发展意识,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本学期,以“打好质量攻坚战”作为全校课堂教学研究的重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原则,推进教师自我发展。
(1)加强组内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立足课堂,强化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在教学中发现和研究课题。
(2)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教师集中听课、研课,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处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3)开展30岁以下青年教师汇报课和优质课赛课活动。
2. 加强课程与教材研究
(1)以学科组为单位,加强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组织教师根据不同学科进行专题学习,把教研组学习与课标学习贯通。
(2)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根据学生特点与具体教学处理,以学科组为单位,争取教材使用的最优化,提高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为开发校本教材打好基础。
(3)结合各种各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整合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校本教材。
四、加强课题研究,加强和完善教科研管理
积极鼓励、支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借助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发展,提升教科研能力。
1.建立校级“菜单式”讲座库
名特优教师每人至少有一项“菜单式”讲座;鼓励青年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研究重点申报“菜单”讲座。
2. 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们课题研究,开展第一届“方山杯”校级课题申报工作,并为各位课题立项老师颁发校级课题证书,全校共计立项39个课题。
3.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组织、录课、资料整理和材料上报工作,晒课:小学部6节课,初中部18节课。
4.开展2019年“长三角教育变革论坛”征文、2019年区市优秀论文评选、第三届“长三角家校合作高峰论坛”等征文活动,鞭策青年教师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评。
5.开展“十三五”省市规划课题申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教科研能力,有12项课题通过区里选拔。
6.响应区教研室号召,申报并参加区2019-2020学年新“菜单”招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