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教学管理中心组织的为期两周的南外方山分校公开课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旨在给教师们创造一个互相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活动共有23位教师参加,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众多学科。
课前,教师们认真规划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不断磨课试上。同时备课组成员们也积极帮助打磨课堂,展现了我校教师认真备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优良风貌。
课上,老师们也尽显风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位老师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初中部语文组柳咏梅老师和张玉老师同课异构了杨绛先生的《老王》。柳老师从主要情感“愧怍”入手,抽丝剥茧再回到原文中探寻愧怍的成因;张老师则是循序渐进,以杨绛先生的回忆为顺序,展现杨绛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并且呼吁学生关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给予他们平等的尊重。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有特色,学生情感也是随着老王的命运起起伏伏,深受触动。
数学组刘吴阳老师和邹恬静老师带领学生从图形面积中发现特殊的乘法公式。陌生的公式变化成图形的模样,学生紧跟老师的引领,进而领悟到公式的生成规律,让学生的经验成长水到渠成。
Mr Han uses video, audio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Palace Museum with students.
英语组韩鹤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设计,通过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鲜活可感的图画声音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互动,带领同学们领略了故宫博物院的魅力。
Miss Yin took us to "visit" the Sunshine zoo and learned how to express directions in English.
英语组殷荣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阳光动物园,别出心裁地安排同学们自己用语言描述想要参观的动物,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辨识了各种用英语表达方位的词汇。
Miss Wu uses multi-media and object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kites with students.
英语组吴晓艳老师早早地布置了学生动手制作风筝,并在课堂上将同学们的手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风筝的形状入手,综合名人轶事,带领同学们探索风筝的历史。
政治组的各位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首先,张琰老师带领同学们从日常体验入手,让同学们自我发现,从而明确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随后,刘今老师和曹海娜老师的课堂则是与大家共同探讨了管理情绪的有效方法。
历史组邹瑜老师和陈彩萍老师带大家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南宋与金对峙时期,感知历史的同时也学习了伟大历史人物岳飞的爱国精神。
地理组左丹丹老师和王一竹老师本节课教学主题是印度风土人情,课堂伊始,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西游记》画面,由此同学们跟随着唐僧师徒四人一起走进神奇的印度,领略印度的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
血液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哪些呢?生物组的李妍姝老师、谢菲老师和杜梦珂老师带同学们一探究竟。
信息组邹洁老师带同学们学习并实践操作了Excel的查找、排序和筛选功能。
音乐组的课堂充满了动人的旋律,陈相吏老师用小提琴伴奏谱成了课堂美妙的背景音,同学们和着这美妙的旋律欢快地唱起《我们在一起》;姬丽老师设计了小小的课堂游戏——我爱记歌词,让同学们在挑战中提升对于歌词的记忆,在优美的歌声中领略无锡的美景。
体育组刘锡洋老师带大家走进篮球世界,在他的讲解与示范下,同学们明确了正确传、接篮球的手法。自由练习时,刘老师还指导同学们如何传、接、反弹球更加合理和自如;郑多坤老师先带大家学习了羽毛球规则理论,然后又走进实践操作,轻捷的羽毛球在空中旋转跳跃,应和着同学们昂扬的身姿。
美术组倪丽萍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梦回大唐,“观其形,辨其意”,让同学们在视觉盛筵中细致观察唐代仕女的妆容、饰物,或临摹、或设计……让同学们成为小小设计家,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件饰物,将动笔与动手结合起来。
生动的课堂上有全神贯注听讲的孩子们,还有前来观摩学习的各科老师们,平时宽敞的教室内常常座无虚席。
课后,各备课组进行讨论和交流,从教师仪态、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互动交流,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让老师们在此次公开课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获。
不论是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还是课后研讨,都体现了南外方山分校的教师们始终坚持严、新、细、活的教风。教师们在公开课中不断成长,在集体研讨中不断进步,逐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成为优秀的教育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教学管理中心 非经授权 禁止转载)